- 48小时新闻排行
- 7天新闻排行
前一段时间,在《2024中国百强县》榜单公布后,一个隐秘的福建小城——晋江又一次出现在了大众视野。 其作为国内千亿县前四的县城,也是唯一一座不依托上海及长三角经济带而发展起来的县城。 提到晋江,可能大部分人想到的只是其“中国鞋都”的称号,晋江能成为国内千亿县前四无疑引起了很多人的好奇。 为什么是晋江? 一个直观的数据是,晋江占地面积仅为64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仅有200余万人口,但是晋江市工业总产值超7000亿元,跻身全国工业百强县前3,其经营主体更是超31万户,打造了1个超3000亿、1个超千亿、2个超500亿和2个超300亿的产业集群,拥有完整的产业体系。 并且,还值得一提的是,这个200万余人的小县城还跑出了51家上市企业,位居全国县域第2,市值近5000亿元。 也因此,晋江被很多人称作“奇迹之县”。 但殊不知,在改革开放之初,晋江还是一个连庄稼都种不出来的贫困农业县,1978年生产总值仅1.45亿元。 从零开始,一步步摸爬滚打,这座闽地小县城,究竟做对了什么?又是如何让自己从一个贫困农业县逆袭成为“奇迹之县”的? 从贫困农业县,逆袭成“5000亿“县 平凡的土地,平凡的平原把人类束缚在土壤上,把他卷入无穷的依赖性里边,但是大海却挟着人类超越了那些思想和行动的有限的圈子。 ——黑格尔《历史的哲学》 “漳泉诸府,负山环海,田少民多,出米不敷民食。” 如果说绵延的武夷山和奔腾不息的闽江赠予了福建壮阔的景观,那么另一方面,它们也为福建人民带来了“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艰难维生。 当长期处于耕地匮乏的情况下,闽地的人们只能将目光投向一条充满希望又危险重重的路——出海。 行于波涛之上,与风帆作伴,这才有了一代代的闽商,和他们造就的无数商业传奇。 其中,福建晋江更是闽地、闽商的典范。 时间回到40年前,此时的晋江还是一个“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的贫困县。 三面临海,加上土地长期受海水侵渍,盐碱化严重,导致留在晋江的百姓没有足够的耕地种,有人曾回忆那段经历: “粮食极缺,当地人一天三顿都靠当时生产队分的3斤地瓜度日。早期的很多华侨是为了谋生才不得不出去。” 其中,晋江市陈埭镇又是其中的代表,人多地少,陈埭镇的农民一年中几乎有近10个月时间无所事事。 但好在当地是全国最著名的侨乡,靠着海外华侨亲戚的资助,很多农民手上攒下了一些余钱,这也造就了当地一种很特殊的“三闲”现象——闲人、闲房、闲资金。 直到改革开放,这种现象才被打破。 1979年,林土秋在外打拼多年的哥哥回乡省亲,看到家里破败光景后,对林土秋说: “不要埋头种田,要办厂。” 而后,林土秋联络了几个亲戚朋友,以每人出资2000元的方式共同创办了“洋埭服装鞋帽厂”,并在这个厂里生产出了第一双晋江系运动鞋,这也意味着晋江制鞋业的一个新开端。 此后,陈埭镇鞋厂开始遍地开花,呈星火燎原之势向晋江蔓延: 特步创始人丁水波在村边搭建了简陋的窝棚,制造塑料拖鞋;另一个叫丁明亮的人,用150元起家做鞋,创立了德尔惠; 361°的丁建通带着4个孩子在自家客厅创建了皮鞋作坊;许景南用拉板车攒下的钱创立了匹克; 安踏创始人丁世忠更是在16岁时便背着600双鞋北上卖鞋,在北京卖了4年鞋后,1991年丁世忠又回到了晋江陈埭镇老家,创立了自己的制鞋坊,这便是安踏的前身…… 时至今日,晋江纺织鞋服业已经形成了从“一根丝”到“一双鞋”完整产业链体系,涉及成千上万家上下游企业。 并且,鞋服业只是晋江众多产业中的一个缩影。 在晋江安海镇的施文博和许连捷,创办了“恒安实业”,并成为晋江第一家上市公司,“恒安实业”现在也已是全国最大的妇幼卫生用品制造商,旗下拥有安尔乐、七度空间、安儿乐、心相印四大品牌; 而在休闲食品领域,晋江也诞生了盼盼、蜡笔小新等一批品牌,每年产出的休闲食品占据全国约20%; 还有小到航天服的浔兴拉链,大到晋工新能源装载机…… 截至目前,晋江打造了1个超3000亿鞋服产业、1个超千亿纺织产业、2个超500亿食品、建材产业和2个超300亿的医疗健康、智能装备产业集群;与此同时,晋江也成为了我国民营经济发轫地之一,97%以上企业为民营企业,并拥有9.6万家民营企业。 可以说,四十多年时间,晋江市从改革开放之初的家庭工坊起步,从无到有,不断发展壮大,为我们上演了一出“晋江制造”的好戏。 晋江经验,创造“奇迹” 可能会有人好奇,为何“晋江制造”如此牛?为何晋江的民营经济如此发达? “晋江经验”。 我国最高领导人曾在1996年到2002年期间,七下晋江,走访企业和社区、调研农村和基层,在实地调研中对晋江的发展做了一个全面的总结。 在2002年8月和10月,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在《人民日报》和《福建日报》上发表文章,总结了晋江经验对福建经济发展的六个启示,指出“晋江经验”是晋江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大胆探索和成功实践。 到了今天,“晋江经验”已经提出了22年,但回顾晋江几十年的发展,“晋江经验”历久弥新,比如其中提到的“六个始终坚持”和“正确处理好五个关系”对当下地方发展依然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六个始终坚持”为: 始终坚持以发展社会生产力为改革和发展的根本方向; 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发展经济; 始终坚持在顽强拼搏中取胜; 始终坚持以诚信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始终坚持立足本地优势和选择符合自身条件的最佳方式加快经济发展; 始终坚持加强政府对市场经济的引导和服务。 “正确处理好五个关系”为: 处理好有形通道和无形通道的关系; 处理好发展中小企业和大企业之间的关系; 处理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关系; 处理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系; 处理好发展市场经济与建设新型服务型政府之间的关系。 作为与“苏南模式”“温州模式”“珠三角模式”并称中国经济发展的“四大模式”之一,且还是唯一以县域经济形成的模式,“晋江模式”已经成了一种地缘经济文化现象。 此外,坚持重实业、重市场、重品牌的发展路径也造就了“晋江奇迹”。 曾任晋江市委书记的刘文儒就曾说道:“过去,实体是晋江奇迹的支撑;未来实体仍然是我们的立市之本。” 回顾晋江40多年的发展:从“三闲”起步、“三来一补”过渡、“三资”企业迈大步,再到“质量立市”“品牌立市”“资本兴市”,到“城市化改造”等再到“先进制造业立市、高新产业强市、现代服务业兴市”的新实体经济发展思路等,晋江的每一步都走得很坚实。 而晋江的众多企业家无疑也都做到了一辈子只做一件事,且将其做到极致这一点,比如专注于“拉链”的浔兴公司已成为中国第一、世界第二大拉链企业;再比如专注于“一块布料”的凤竹纺织;专注于“一块皮”的兴业皮革科技…… 也正是这份专注,让晋江的众多企业在市场上脱颖而出,成为一个个响彻国内外的知名品牌。 如今,放眼全球,每100件泳装就有30件来自晋江,每3把伞就有1把在晋江诞生;全国范围内,品牌男装产量约占25%,休闲食品约占20%,外墙陶瓷约占60%…… 晋江也因此汇集了“中国鞋都”“中国伞都”“中国拉链之都”“中国体育之都”等16个国字号区域品牌。 为什么是晋江? 很多人可能还会好奇,在改革开放之初,那么多的县域城市,为什么是晋江脱颖而出?拿鞋业来说,莆田也有,但为什么没有出现安踏、特步这样的品牌? 事实上,晋江能够跑出来我们也可以看成是多种条件下的必然结果: 1. “有为”政府办“有为”事 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连续几届晋江的政府班子都是有大格局、大视野,敢想敢干。 拿品牌打造这件事来说,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给晋江代工制鞋业带来了较大打击。 意识到了代工市场的局限性,于是在1998年,晋江市政府就启动了“品牌立市”的战略布局,通过资金、政策等手段大力支持自主品牌的创立和发展。 这样一个决策,再回过头去看,在当时眼光无疑是领先于时代的,哪怕是放到现在也依旧不过时。 在2002年,晋江还成立了福建省首个县级行政服务中心,到了今天晋江更是成为了全省首个县域“无实体证照办事”政务服务大厅,网上可办率达99.71%,与8省份18县(市、区)达成“跨省通办”伙伴关系。 而这背后正是晋江市政府坚持打造“有限—有为型政府”,扮演好“引路人”“推车员”和“服务员”三种角色。 比如,“四到、四办”的服务理念,为了给企业“松绑加力”,晋江市提出了“四到”——“不叫不到、随叫随到、说到做到、服务周到”,和“四办”——“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的服务理念。 再比如晋江有200余万常住人口,其中外来人口占到近半数,但是在教育、医疗、就业、落户、养老等方面,晋江当地坚持“同城同待遇、保障全覆盖、待遇均等化”; 另外,晋江市政府更是明白“要想富先修路”的道理,积极做好基础设施建设,让晋江能在任何地方15分钟内上高速、市区20分钟内到达任何一个镇、各镇之间30分钟内通达。 可以说,在晋江,政府是始终在想办法鼓励、支持和引导广大民营企业发展,为民营企业的发展打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系统。 2. 以诚信为本 在一个市场经济的环境中,市场信用、市场准入等因素十分重要。 在改革开放之初,晋江市曾发生过轰动全国的“假药案”事件,也正是这一事件让晋江人意识到诚信是市场主体的立身处世之本。 往后晋江始终坚持践行诚信为本的理念。 在1989年,晋江首次概括凝练“晋江精神”——“诚信、谦恭、团结、拼搏”时,诚信便摆在首位。恒安集团董事长许连捷就曾表示:“如果不是坚持诚信,企业很难持续健康发展到今天。” 市场环境风云变化,而“晋江经验”基于对诚信的坚持不变,成为晋江实体经济的制胜法宝。 也正如我国最高领导人所说:
3. “无中生有”,守正创新 无论是晋江市政府,还是晋江市的企业家们,从改革开放初期走到现在,最难能可贵的一点是不断打破和重塑原有的边界,持续探索和创造新经验。 比如在2016年,晋江市政府注意到集成电路行业发展的机遇,便大胆而又果断地决策,规划建设总规模达2.4万亩地的集成电路产业园。 在当时,这个项目决定要干时,也遭到了外界的诸多质疑: “芯片可比鞋子难做。”“晋江之前都是做鞋,靠什么来做芯片?” 在很多人看来,一个以鞋服起家的县级市根本干不成这件事,但是晋江却毅然投入上百亿元,引进了大量相关企业和人才。 到了今天,晋江集成电路产业已经实现从无到有,从有到强。落地了胜科纳米、中探针、颖华、华清等50多个产业链项目,建成了涵盖芯片设计、制造、封装测试、装备与材料等全产业链,成为全国重要的内存生产基地、封装测试基地。 除去政府,晋江市的企业们也在不断创新求变、向往拓展。比如“要做世界的安踏”,全球化的脚步始终没有停止,截至目前,安踏旗下拥有安踏、斐乐、始祖鸟、迪桑特等众多运动服饰及装备品牌;再比如我们熟悉的盼盼集团早在2015年就开始探索“数智转型”路径。 也正是依托晋江完整多元的产业集群和当地链主企业,数以万计的晋江中小企业在供应链体系中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从而涌现出1258家产值超亿元企业、154家产值超10亿元企业。 可以说,时至今日,晋江再也无法掩盖其实力了。 结语: 下一个“晋江”还会远吗? “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爱拼才会赢。” 正如同《爱拼才会赢》唱的那样,不服输的晋江人,在经历了世代穷苦之后,靠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拼搏造就了今天的成就。 事实上,晋江的发展,是福建省、东南沿海乃至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的宝贵经验和成果,更是中国民营企业、民营经济从孕育到成长、从发展到壮大的一个缩影。 这里还要提一下,晋江制造的大部分龙头企业无论在全国、全球做得有多好,都会选择把总部留在晋江这片土地上。 作为拥有51家上市企业、市值近5000亿,以及95%都是民营企业的晋江,晋江的改革开放、重视民营经济、“诚信、谦恭、团结、拼搏”的晋江精神,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标杆案例。 在当下这个“躺平”被反复提及的时代,我们期待更多“晋江”的出现,实现城市与企业的双向奔赴。 而当越来越多的城市都能够做到尽全力为民众谋福利,为企业做实事,那么,下一个“晋江”还会远吗? 参考文献: [1].总市值5000亿,福建小县跑出51家IPO,融中财经 [2].40年翻了1366倍,总书记7次考察,中国“老板之都”有何神秘之处,正和岛 [3].晋江,让世界刮目相看!“晋江造”究竟有多强,GrainBuds 小满 [4].福建贫困小渔村,批量生产“霸道总裁”,最华人 |
美国 半小时前
美国 1 小时前
美国 1 小时前
美国 1 小时前
美国 1 小时前
关注获得及时、准确、全方位的新闻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