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小时新闻排行
- 7天新闻排行
近两个月过去了,店里还是坐得很满。大多数仍是奔着店主栾留伟来的。 8月10日,41岁的栾留伟带着女儿到河北固安永定河边游玩,救下了3名落水儿童,当他再返回水中去救遇险的成年人时,体力不支,不幸溺水牺牲。之后,栾留伟被评定为烈士。 全国各地的人慕名来到他生前开在北京西二旗的亮健容天羊蝎子火锅店。最忙的时候,店员一天要写300个号。 店里几乎没有栾留伟留下的痕迹。只是来帮忙的妹夫有些印象:他在的时候,有时会在服务台收钱,有时在大厅里走走、去后厨看看,还会在门口笑着迎接客人。但新来的顾客心里不确定,便跟旁边一起等位的人打听,或者问服务员,“这是不是那个救人的山东人开的店?” 除此之外,人们不怎么谈论他。他们和家人朋友,如常吃饭,只是“想着有这么个地儿,这么个人”。 随后,他去车上取来一口锅,端进店里,“您这有没有净排,我来打包个两人份。”他家附近就有羊蝎子店,但还是跑远路选了这一家。 8月底,他在手机上看到了栾留伟救人牺牲的事儿,“我眼窝子浅,看到这个事的时候就落泪了”,短视频里,很多人来打卡栾留伟的店,他也决定来一趟。 人太多了,队伍都排到了邻店的门口,他停下车到店里一看,服务员忙得不可开交,食材都有点儿供应不上了,他就走了,“但心里一直惦记着这个事儿。” 8月24日下午6点,西二旗大街亮健容天老北京羊蝎子火锅店门前,大量市民在排队等候就餐。 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和他一样惦记着这个店的人还有很多。黄先生倒了两趟公交车,赶在下午5点开门之前来等着,碰到也来吃饭的老两口。他们问黄先生,“这是不是那个救人的山东人的店啊?”黄先生点点头。 他们都想着假期人会少些,正好趁这个空儿来坐坐。 问完了话,大家都默契地打住话头,不说栾留伟的事儿。“唠什么啊,来吃点饭就行了。”黄先生坐在包间里等着妻子和孩子来。那对老两口没法儿吃肉和口味重的火锅,便点了锅贴和几个小菜,在角落的小桌吃着。 栾留伟的妹夫杜跃在前台忙碌。平时,店里由他和栾留伟的妻子薛巧艳倒班儿看顾,十一假期,孩子们放了假,薛巧艳回到山东泰安老家陪伴两个女儿,杜跃就留下看店。 杜跃在店里帮忙。 新京报记者 赵敏 摄 今年4月,栾留伟开的上一家店因为拆迁,搬到了现在的新址,店里一直是不满员的状态。杜跃说,现在相比最初开店的时候,客流已经是翻倍了。 相比9月初的火热,现在店里客流慢慢进入到一个“正常”的状态。 正赶上晚饭点儿,大厅和包间都坐满了人,杜跃忙着接起顾客的电话,在本子上记录第二天的预订信息,也招待着进店的客人。顾客主要是周围的居民,十一假期,很多人出行,店里人少一些,6号已经是假期的末尾,店里人又多了起来。 塑料凳、收款机和取下的照片 下午六点多,天色渐暗,门口招牌的灯亮了起来,一些顾客坐在门口的板凳上等位子。 各种样式、颜色的塑料凳子,白的、青的、蓝的、绿的,在大门两边的角落里摞了好几排。 也不知道这些凳子是谁买的。9月初,杜跃处理完大哥的事情后,才从山东回到北京店里,他记得,当时店门口堆着矿泉水、饮料和各式各样的凳子。 店门口各式各样的凳子。 新京报记者 赵敏 摄 栾留伟出事之后,许多人涌来支持他的店,一开门,店里“哗”就坐满了,外面还有排队的。 人多了之后,店里也做了改进。9月份,天还热,店里推出了免费的冰淇淋;最开始用的手写的号码纸,变成了叫号机;人手不够,他们新招了5个人,现在窗户上还贴着招聘信息:需要1名传菜工和1名打杂工。 火锅店接收到了来自各方的善意。有顾客主动把矿泉水和凳子递给旁边排队等位的人,还有人送来鲜花,有人直接把现金塞到服务员手里,被服务员以最快的速度又塞了回去,还有人扫二维码多付钱,于是杜跃买来让顾客出示付款码的收款机,把印着微信和支付宝二维码的纸藏了起来,连供应商都先尽着他们拿货,还有人送来 有顾客送来栾留伟的头像模型,被放在服务台里。 新京报记者 赵敏 摄 起初,有顾客来店里问有没有栾留伟的照片,想看看他的样子。为了纪念栾留伟,杜跃和服务员曾在门口服务台后面的墙上,贴上了栾留伟的照片。 但很快,他们就把照片取了下来。杜跃注意到,嫂子忙起来的时候还好些,但一看到那张照片,就躲到一边默默擦眼泪。他们又把所有和栾留伟有关的东西收了起来。 平时在店里,大家也很少提起栾留伟,杜跃和服务员们不主动聊他,来吃饭的人也不会。他们带着家人朋友,吃饭时聊着各自的话题,如同在其他饭馆一样,这里没有什么不同。 但杜跃知道,因为大哥栾留伟,才有了这么多人的帮助和支持。 “不是流量不流量的事儿” 晚上七点半,还有十几人坐在门外的凳子上等着。 气温降到十几摄氏度,门内暖和一些,杜跃让两个从海南来的女孩在屋里的椅子上坐着。她们在北京玩了两天之后,来这里打卡。之前计划旅行的时候,看到了栾留伟救人的新闻,就把来他店里吃饭的事情列在计划表上,“正好尝一尝老北京羊蝎子。” 来这里的人都对等待有一些包容。从东城来的头发花白的老人,让儿子开车带她来店里,在路上,他们就打电话留了号,但来到之后还得等一会儿,他们没抱怨,“放假嘛,反正也有时间。”还有两家7口人,带着孩子等了半小时也没等到,之前路过时,他们看店里人多,没有进来,这次从保定旅游回来之后,来不及回家,打算先来吃一口。 杜跃说,外面吃饭的人多,他们也觉得着急,以前会有人等上两三个小时,“看顾客在那等着,我们心里觉得不落忍。” 10月6日晚七点半,店里有很多吃饭的顾客。 新京报记者 赵敏 摄 人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支持着这家店。在店里帮忙不到俩月,杜跃注意到,有一家人每周都会来一次;还有一位大哥,之前每天都来,不赶饭点儿,晚上9点才到,来了就一个人默默坐着吃饭。 6日晚上,60岁的张军(化名)带着4位老朋友又来了。他们都是退伍军人,保留着年轻时崇拜英雄的情怀。他们以前有固定的聚餐地点,一般在家里或者院里的小店,现在多了一个选择。 张军的老家在河北固安,是栾留伟救人牺牲的地方,看到新闻的时候,“心里那个点被触动了,有个火苗又被燃起了”,他想着一定要来栾留伟的店里吃一顿饭。朋友们知道他住在这家店附近,也点名要吃。他们把这家店叫“英雄的店”。 “但流量退去之后,店该如何生存下去?”网上的探店视频里,有人曾担忧。 听到这个话题,站在门外等着打包的曹先生想了想说,“只要店还开着,我们就照顾着点儿。” 他一副随意的口气,像说照顾街坊邻居一样,“这不是流量不流量的事儿,在人心里边儿。” |
华人 昨天 19:55
中国 昨天 19:48
美国 昨天 19:39
华人 昨天 19:31
中国 昨天 19:30
关注获得及时、准确、全方位的新闻消息